異位性皮膚炎影響了全球10%至20%的兒童,且發病率仍在增加。儘管大部分兒童的症狀會在學齡期或青春期自然緩解,但症狀可能會反覆惡化。劇烈的癢感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特徵,特別是在夜晚時更加明顯,影響睡眠,並降低生活品質。嬰兒期最常見的症狀出現在臉頰上,並會因為流口水加重,兒童期的典型症狀則是在四肢屈側出現濕疹。隨著病情發展,皮膚的色素沉著和苔蘚樣變化會越來越明顯,而嚴重的青少年患者可能會出現臉部泛紅。
西醫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式包括:
中醫認為異位性皮膚炎與風、濕、熱、瘀等病理因素有關。治療方式在初期以清除風濕熱為主,後期病情會轉變為皮膚乾燥、陰傷、血虛、痰瘀互結的狀態。治療方法可分為六大類:清熱法、祛濕法、祛風止癢法、健脾消導法、滋補陰血法和活血化瘀法。使用中藥治療的內服與外用可有效減少對於類固醇的依賴性及副作用。
小兒異位性皮膚炎| |
小兒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過敏疾病 |